大数据业界动态 2016年07月19日 (第十三期)
@(大数据)[投资|技术]
bigdata (https://sens2010.gitbooks.io/bigdata)是一个为国人提供大数据资讯的项目,资讯来源于各大知名互联网门户并进行汇总整理,所有内容均以交流学习为目的,欢迎任何形式建议与意见的反馈[email protected]。
上周潜在104起投融事件,国内资本入侵国外创企趋势明显
国内资本入侵国外创业公司的趋势更加明显;国外B/C轮投资披露较多,热能、太阳能投资关注较多,千万级以上超64%;国外信息披露程度较大,公布金额及投资方的为100%,而国内不到80%。
- 国内投融资事件有51起,其中文娱传媒领域依然持续走高,有10起,其中90%为早期投资;O2O、企业服务资本较热,本周科技、金融、医疗领域资本热度有所下降,教育、旅游领域没有投资时间披露;资本方面,真格基金、华创资本投资活跃。
国外53起投融资,主要集中于科技、企业服务与医疗三大领域比较集中。热能、太阳能国外投资关注较多;B轮、C轮融资居多;投资金额千万级以上的有34起,超过64%;医疗领域的8起投融事件中,千万级以上的7起;还有一个明显趋势是,国内资本入侵国外创业公司的趋势更加明显;仍以北美为活跃地区,欧洲、印度次之;资本方面,Highland Capital Partners近期投资活跃。
百度称赌博推广反作弊系统存疏漏,现在是一边开飞机一边修飞机
7月18日晚间,百度昨日晚间召开媒体沟通会,百度市场负责人顾国栋就“百度搜索深夜推广赌博网站”回答了记者提问,他表示核查后发现,所涉网站中的赌博信息均为企业深夜私自违规更改后的内容,还称被曝的“赌博推广网站”属于百度反作弊系统里的漏网之鱼。
事情发生后才一次次进行严厉处理,正式澄清,似乎有些“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嫌疑,究竟还有多少、多大的问题,大家可能还需要拭目以待。也许,反作弊不仅应该应用在对外的搜索引擎,更应该好好处理一下内部的作弊行为。
雅虎为何要卖掉自己?纽约时报给出三大理由
《纽约时报》网站近日发布文章,对雅虎抛售核心业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雅虎此举主要基于三大原因:丧失竞争优势、公司营收萎缩、面临股东压力。
- 失去竞争优势。曾几何时,雅虎的用户数量大大超过了 谷歌 (微博)和 Facebook 。但是,在过去的10年中,雅虎因为竞争乏力,最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广告营收和搜索流量被这些公司吞噬。营收畏缩。2015年,雅虎亏损44亿美元,与此同时,该公司也进行了重组,包括减记像Tumblr等部分品牌的估值等。2013年,雅虎以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Tumblr。
面临股东压力。2012年,还在谷歌担任高管的玛丽莎·梅耶尔(Marissa Mayer)被挖来担任雅虎首席执行官,以此来扭转公司的困境。在此之前,雅虎的数任首席执行官都遭驱逐,原因就是这些高管们一直没有把雅虎从2000年互联网泡沫中拯救出来。梅耶尔在执掌雅虎大权之后,该公司股价一度反弹到自互联网泡沫以来的最高水平,但在去年,雅虎的市值却再度大幅缩水,而这一后果与梅耶尔几年来的无能无力息息相关,而这样的结果也导致股东们对梅耶尔的表现越来越不满意。
TalkingData副总裁高铎:我们如何赋予大数据生命力
- 作为一个数据公司要产生价值,必须有数据人才与企业业务问题结合,针对性的提出一些算法模型,去帮助企业成长。只有做到了这些,数据才能真正的实现商业价值,才能改变企业的效率和决策方式,最终才能改变人类的自身和环境。
- 互联网大潮席卷整个行业,很多传统企业为了各自目的披上一层大数据的外衣,然而由于组织设计与人员构成问题往往造成财力和物力极大程度浪费。究其原因,其实是无法真正将大数据与其企业发展业务真正结合起来,或者说数据没有发挥其应有价值。
数据发挥价值需要有三方面条件:有相应的组织架构辅助数据战略的制定;构建并结合多维数据辅助分析决策;有客观评价与配套教育体系。
波音转向微软Azure云平台 利用大数据和AI降低油耗
-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络版报道,波音及旗下两家子公司AerData和Jeppesen已决定,将他们基于云计算的航空分析应用转移至微软Azure云计算平台上。目前,有超过300家航空公司正在使用波音的航空分析应用。航空公司使用这种应用来预测维护需求,优化燃油消耗量。这些航空公司当前主要是在自家服务器上运行基于云计算的航空分析应用。
- 从长期来看,波音预计一系列应用将可以实时提升飞机的运行效率,并将油耗降低10%左右。考虑到对全新机型的投资也只能使油耗降低20%。早在2014年波音已经收购了提供租赁管理和维护档案管理服务的一体化软件解决方案AerData。
- 这项交易说明微软能够向航空以外的行业提供这种服务。航空业有大量数据需要分析,而微软的竞争对手都在努力从这一市场分一杯羹。例如,在波音787“梦幻飞机”(Dreamliner)的每次飞行中,机上数千个传感器产生的数据量就达0.5 TB。
以色列企业网络安全公司 GuardiCore 获 2000 万美元 B 轮融资,改变企业对抗数据中心网络攻击的方式
以色列企业网络安全公司 GuardiCore 于今日宣布完成 2000 万美元 B 轮融资,由现有投资者 Battery Ventures 和 83North(前身是Greylock IL)共同领投,Cisco Investments 参投。公司将利用这笔融资来满足其 GuardiCore Centra™ 安全平台不断增长的客户需求,通过全球生态系统和渠道合作伙伴扩大公司商业影响力,以此来推动公司整体销售业绩和营销策略。
- GuardiCore 创立于 2013 年,公司总部位于以色列特拉维夫,同时在美国及加拿大设有办事处。公司致力于开发内部数据中心安全性和漏洞检测解决方案。公司创建的 GuardiCore Centra™ 安全平台能够通过实时的漏洞检测和回应机制来阻止高级威胁的侵入,确保客户内部数据中心的安全性。目前,GuardICore 在世界大型企业广泛的垂直领域内进行了相关的生产部署,它的平台设计也几乎能够支持任何的数据中心环境,包括裸机、虚拟服务器、软件定义网络(SDNs)、容器和私有及公共云基础设施。截止到现在,公司共完成两轮融资,融资额达 3300 万美元。
GuardiCore 的联合创始者兼 CEO Pavel Gurvich 说道:“现代数据中心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并且拥有非常高的流量速率,这就要求现在的组织机构能够重新评估他们的数据中心安全体系结构,来实现应用层可见性、微分段、实时检测和自动响应的一体化。目前我们在全球范围内为企业进行数据中心的部署工作,GuardiCore Centra™ 安全平台能够为企业提供上述这些功能。作为一个平台级别的解决方案提供商,我们公司现在也是蓄势待发,为企业实时得检测和调查对于数据中心造成的威胁,并提供相关缓解方案,以降低企业数据风险和运维成本。”
以色列移动安全初创企业Skycure获1650万美元B轮融资
此轮融资由Foundation Capital领投,原有投资者Shasta Ventures、Pitango Venture Capital以及客户纽约人寿等跟投。此轮融资过后其总融资额为2750万美元。此轮融资所得将用于欧洲、中东、非洲以及亚太地区的业务扩张。
- Skycure是一家提供预测性移动安全防护(MTD)的初创企业,2012年成立于以色列特拉维夫(创始人Adi Sharabani和Yair Amit来自以色列的“国安局”8200部队),后将总部迁至Palo Alto。其移动app可以对企业员工的自带设备(BYOD)以及企业自有设备进行扫描,从app、操作系统以及网络等三个层次寻找安全漏洞,并且将设备的安全状况汇总到云平台上,让企业的IT维护人员对联网设备的健康状况一目了然,并将风险及时告知用户同时做好防护工作。Skycure在安全威胁分析方面运用了大规模群体智能(Crowd Wisdom)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利用人机合力提供预测性安全防护。
Skycure的移动安全服务还可以跟MobileIron、AirWatch以及Citrix等企业移动管理(EMM)解决方案一起协作,可根据后者制定的策略来限定企业网络的安全风险。一旦Skycure监测发现设备有违反策略或者恶意文件的情况,安装在移动设备端的app就会通知平台同时阻止该设备访问企业网络。
微软DNA存储获重大进展:已能保存100本世界名著
微软本周宣布,利用DNA存储技术完成了约200MB数据的保存,其中包括《战争与和平》,以及99部经典文学作品。微软表示,此前并没有任何研究者能一次性向DNA写入如此多数据。
- DNA是一种优良的存储介质。相对于传统存储技术,DNA存储能带来更高的存储密度。华盛顿大学也参与了这一研究项目。目前,这项技术成本昂贵,操作复杂。不过,微软希望借力生物科技行业的研究成果。由于生物技术的进步,近期DNA读写工具的成本正在下降。DNA被认为是磁带的替代选择,后者是目前用于长期存储的标准介质。
- IDC预计,到明年,全球范围内保存的数字化数据将达到16万亿GB,其中大部分位于大型数据中心。施特劳斯估计,一个鞋盒那么多的DNA就足以保存100个大型数据中心的数据。
在未来DNA的读写成本将会大幅下降,2007年,对人类基因组的测序耗资约1000万美元,但到2015年这一成本已下降至1000美元。
HPE的OpenSwitch项目得到Linux基金会支持
OpenSwitch是一种适用于数据中心网络交换机的开源操作系统,最初由Hewlett-Packard Enterprise开发并2015年发布。这个基于Linux的操作系统在设计上可以驱动不同硬件供应商的网络交换机,意在帮助企业快速构建自己的数据中心网络,并根据自己的独特需求对网络进行定制。目前该项目已得到大量重量级厂商支持,包括Arista、英特尔、博通、VMware,以及Accton等。
HPE和Arista等公司迫切地希望在白盒(White-box)机领域分一杯羹,“白盒机”是一种成本更低的市售交换机,可随意运行客户选择的任何软件。作为传统的预集成专有交换机产品,例如思科和Juniper等公司产品的替代品,这种市售交换机正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欢迎。
华为开源数据格式CarbonData项目,实现大数据即席查询秒级响应
华为宣布开源了CarbonData项目,该项目于6月3日通过Apache社区投票,成功进入Apache孵化器。CarbonData是一种低时延查询、存储和计算分离的轻量化文件存储格式。
- CarbonData项目是华为公司从多年数据处理经验和行业理解中逐步积累起来的,2015年我们对系统进行了一次架构重构,使其演化为HDFS上的一套通用的列式存储,支持和Spark引擎对接后形成一套分布式OLAP分析的解决方案。
- CarbonData来自于实际需求:一站式分布式方案支持Scale Out扩展,业务场景的兼容于实时分析响应,BI工具的易用性。
- CarbonData优势:架构设计理念,针对更多业务分离计算和存储,并实现优秀的扩展能力;实现多维数据聚集、索引文件、列簇、数据压缩等功能;支持可计算的编码方式并联合计算引擎进行优化。
- 相关负责人表示“因为在IT领域,只有开源开放,才能最终让更多的客户和合作伙伴的数据连接在一起,产生更大商业价值。开源是为了构建E2E生态,CarbonData是数据存储层技术,要发挥价值,需要与计算层、查询层有效集成在一起,形成完成真正的生态发挥价值。”